现在,一个百年难遇的机会摆在了东北面前,而东北,也很可能乘风借势、一飞冲天。
关于东北发展变慢的原因,研究的文章非常多,从气候问题到习惯问题,到民风问题到政治问题,从吏治问题到技术问题等等等等,汗牛充栋。
过去中国人说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运二命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你看,排在第一的是象征时代机遇的“运”,而排在最后的是象征自身努力的“读书”。
要说搞经济,世界各国的办法其实都类似,努力程度也相差无几,但为什么有的地方搞得好,有的地方搞的差?
关于利用时代机遇后乘风而起,时代机遇丧失后又衰落的例子,最明显的的就是明清时期的山西省。
山西省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时代,自然条件并不太好,整个山西的山区面积达到了80%,这也导致山西很难靠农业来实现经济发展。
为了防止草原民族的入侵,明朝在山西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明朝九边有两个都在山西。
但向边关运送物资粮草,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后来明朝就启用了“开中法”,鼓励商人向边关运粮,以换取销售官盐的凭证——“盐引”。
因为国家盐铁垄断,山西商人靠着盐引成了食盐专卖的经销商,吃掉了相当一部分红利,为晋商的壮大积累了足够的资金。
当时中国有一句话:“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这个“山右”,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山西。
清代初期,国家边境北移,虽然山西的驻军物资供应业务需要大幅度的降低,但因为清朝和准格尔的战争的后勤需要,山西仍然依靠着政府订单过得不错,还衍生出了金融业。
但到了清朝晚期,外敌自海上而来,而清朝对北方的沙俄又没什么大规模战争勇气,晋商的物流价值大大下降。
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兴运输方式,又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晋商赖以生存的物流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同时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在中国各地开设银行,不管是在经营方式,还是资本运作方面,都比山西票号先进。
建国之前,东北已经有不错的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工业基础,很适合接受苏联的技术转移。
于是,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地区的就有58项,占全国重点项目的37%,东北也顺理成章成了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以上。而当时中国的11个直辖市,有7个在东北,其中5个在辽宁。
工人福利很高,人民生活富足,城市建设也远比南方要好,甚至哈尔滨还是“东方小巴黎”,人们的穿着远比上海要时髦。
当时的提法是“南深北黑,比翼双飞”,意思是南部的深圳,还有北边的黑龙江,都是对外贸易口岸,要全力发展外贸经济。
深圳紧邻香港,海运便利,方便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在当地加工后直接海运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融入西方主导的产业链,发展十分迅速。
论人力,东北的经济以国企为主,工人们有工资,还有各种工资之外的福利,劳动力成本很高。
论市场,深圳面对的是整个西方世界,而黑龙江只能面对苏联/俄罗斯,因为其经济和人口问题导致市场非常有限,不仅需求量无法引发比较优势,而且品种也非常单一。
论物流成本,东北往俄罗斯贸易只可以通过铁路运输,相比深圳的海运成本高的吓人,光这一条就能吓死投资商了。
所以东北在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环境下,既不能通过对外贸易拓展经济,又不能融入南方经济圈,自身的国企为主的经济结构又限制了经济活力,发展速度这才开始慢慢慢下来。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全国经济重心从东北南移,广东GDP一度占全国的22%以上,基本上相当于当年东北的地位。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靠的是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经过香港和澳门的转口贸易。
东北之所以相比南方变得落后,也和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困难有关。
1992~2000年,中俄两国每年贸易额在50亿~80亿美元幅度内波动。
紧接着是2021年的1468亿美元,2022年的1900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538亿美元。
特别是2022年这一段时间节点,过去中俄贸易突破1000亿用了20年时间,而从1000亿逼近到2000亿,只用了2年多。
一方面是俄罗斯历史上对中国的俯视态度,不论是沙俄时期的被侵略对象,还是新中国建国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都让俄罗斯对中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另一方面就是俄罗斯刚解体时候的中国倒爷,利用俄罗斯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往俄罗斯倒腾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在俄罗斯人眼中,中国人就是倒腾劣质羽绒服、开线T恤和过期火腿肠的黑心商人。
所以在21世纪初,中国人在俄罗斯基本没啥好名声,也反复成为俄罗斯重拳打击的对象。
比如2009年,俄罗斯不论青红皂白,以“走私和假冒”为借口,销毁了6000个中国商品集装箱。
一个月后,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俄共主席)下令永久关闭切尔基佐夫市场(中国商品集散地),无数中国商人的积蓄灰飞烟灭。
这种对中国的不友好、不信任的情绪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影响了中俄关系和中俄合作。
2003年,中俄开始讨论“中俄原油管道”,原本中国的计划是,从俄罗斯直接修建通往大庆的“安大线”。
但俄罗斯觉得,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穿蓝布衣服,骑自行车”前小弟,能用得了这么多油么?
结果就是管道谈判反反复复,一会一个变卦消息,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愿意大批买油的只有中国,俄罗斯这才低头答应中国方案。
而且还提了个条件,中国提供250亿美元贷款给俄罗斯,折腾来折腾去,本来两年能搞好的管道,硬生生拖了8年。
相似的例子还有中俄黑龙江大桥和中吉乌铁路,也是因俄罗斯的不配合,拖拖拉拉一直搞不成。
2014年,俄罗斯拿回克里米亚,遭到西方围堵制裁,逼得没办法,才找到中国。
中俄签署了天然气大单,并按照“照付不议”的原则,一次性支付了100亿美元的预付款,强行帮俄罗斯续了命。
根据列瓦达中心的俄中关系调查,2014年年初,正面评价中国的比例还只有55%,到了2014年底,就上升到了77%。
随着2015年中俄在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的互动,也让这一个数字提升到了80%-81%。
在这种友好情绪之下,带来的是2015年中俄贸易的飞涨,中国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开始步入俄罗斯。
在大部分人眼中,中国产品虽然有进步,但相比欧洲产品(哪怕这些欧洲产品也是中国制造),但就是差点档次,不上台面。
再加上俄罗斯一直希望融入欧洲大家庭,所以在经济上更愿意加强与欧州的经贸关系。
这和2014年的制裁完全不同,2014年被纳入行业制裁识别清单的一共有278家俄罗斯企业,涵盖了金融、能源、制造业、国防等。
但2022年的制裁就不一样了,制裁项目达到了10000项,从肯德基到丰田汽车,从可口可乐到戴尔电脑,统统关闭了在俄罗斯的业务。
但俄罗斯人民的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却是影响整个俄罗斯政权稳定的关键一环。
你看苏联末期,其实经济并没有到完全崩溃的地步,之所以人民都被煽动起来,主要是因为人民对物资短缺深恶痛绝。
西方国家这次搞全产业制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制裁让俄罗斯重回苏联那个商品短缺时代,引发俄罗斯民众不满,期待他们像推翻苏联那样推翻俄罗斯政府。
但仔细研究了一下惊喜地发现,个人需要的95%以上的商品,中国基本都能提供!
手机电脑汽车等消费品就不说了,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中国商品迅速占领了西方品牌空出的市场。
连超市的可口可乐,都变成了中国的中粮版可口可乐了,某型号在中国根本卖不动的汽车,在俄罗斯居然成了“最受喜爱汽车”。
这种信任一旦建立起来,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以前只向西方开放的俄罗斯市场,彻底转向东方开放。
一方面中国商品的确不错,第二也的确解决了民间商品需要,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基本没受什么影响,俄罗斯保持了政权稳定,让西方的阴谋趋于破产。
当然,消费品的喜好波动大,今天俄罗斯买不到西方车可以买中国车,等哪天结束制裁了,西方车还是会携品牌优势卷土重来。
所以真正让俄罗斯彻底和中国捆绑的,不是消费品,而是维系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的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各种设备、零部件和特种材料。
在国内已经彻底把西方催化剂赶出市场,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开拓俄罗斯市场,但哪怕在价格性能都有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会选择西方企业。
因为俄罗斯一直用的都是西方的催化剂,中国的催化剂虽然便宜,但毕竟以前没用过。
一旦用了会不会出什么样的问题,石化厂一炉可就是几千万,出了问题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但现在不一样了,西方的催化剂买不到了,靠走私又没有办法解决持续性和供应量问题,不换催化剂就要停工了,这才迫不得已试试中国催化剂。
还有中国一个电力绝缘设备制造商,原来整个俄语区市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中亚等),一年也才卖300万。
此外还有俄罗斯的命根子石油产业,虽能挣大钱,但问题是采油的设备,大部分都依赖西方的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和美国哈利伯顿等公司。
比如难提取储备设备,依赖度50%,液化天然气设备,依赖度80%,泵和压缩机,依赖度60%,油田开发设备,依赖度61%,线%。
制裁之后,这些设备的零部件和维护保养被西方断供,很难保证政府需要的开采量。
就算抛开所有专利(俄罗斯已经废除了不友好国家专利保护),技术、生产线和零部件供应链问题解决,都非常困难。
于是中国的9000米自动化石油钻机、天然气化工厂(AGCC)急冷塔、50万吨/年聚乙烯环管反应器等等开始大批供应俄罗斯。
而且针对俄罗斯的低温度的环境,还专门开发了俄罗斯专用的低温车载钻机、低温轨道钻机、连续油管作业设备、压缩机、固井车、压裂橇、钻头和螺杆钻具、高压管汇、活动弯头、旋塞阀、桥塞等系列产品。
俄媒《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曾在1月份发放了全国调查报告问卷,有超过1000家俄企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
其中受西方制裁影响最重的工业设施领域,67%的俄企选择从中国进口来替代,只有21%选择从外部进口;
其他备用零件方面中国进口占比已达到63%占据第一,原材料和半成品领域中国也以52%的数据占据第二。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评论说,西方之所以如此有自信的原因是俄罗斯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几乎全依赖于进口。
正是因为如此,欧美认为通过大制裁后俄罗斯将不得已屈服停止战争,或者任由国内爆发危机导致混乱。
当中国零部件和设备深度嵌入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西方的竞争对手再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俄罗斯来说,和中国合作,意味着俄罗斯能够获得几乎所有的东西,无惧西方的一切制裁。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的专项不仅意味着中国有了一个稳固的资源国,并且还有一个覆盖亚欧大陆的大市场。
一是五大湖畔的东北工业区,二是西海岸加州的西部工业区,三是位于德州的南部工业区。
在经济体系中,加拿大对美国的依存度高达63%,靠着五大湖水运价格低的优势,加拿大每年85%的石油都是出口给美国(加美石油管道因为环保问题被限流,新管道又被拜登叫停)。
美国东北工业区也是依靠着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能源,全力发展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
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虽然随着美国去工业化而逐渐衰落,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实力。
同样,俄罗斯全面东向后,东北同样能占到这个区位优势,让俄罗斯变成中国的加拿大。
因为发电、取暖和工业需求,对能源消耗非常大,在能源供应方面存在很大缺口。
内蒙古煤炭工业协会2020年10月的《关于对东北地区煤炭保供的有关分析建议》透露:
东北三省煤炭需求量为3.4亿吨,而自身只能生产1.2亿吨,大量煤炭必须依赖内蒙、山西调运和蒙古国进口,比例高达70%。
东北三省天然气消费量为146亿立方米左右,但自己只能解决一半,另一半的缺口中,60%来自大连港进口的国外LNG天然气,40%来自秦皇岛—沈阳的管道天然气,秦皇岛的天然气同样来自LNG海运进口。
由于LNG需要建造液化码头,而且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和损耗也不小,导致LNG的价格远高于管道气,通常贵30%-50%左右。
这也就决定了东北的电价居高不下,内蒙的电价也就2毛钱一度,东北就要5毛-7毛。
特别是电解铝生产、钛加工等有色金属加工公司,用电支出占到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四成以上,电价的高低对工业公司的发展影响很大。
所以2021年就曾有东北地区的人大代表提议降低东北地区工业用电价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可问题是,如果不解决能源价格问题,只降低电价的话,又有哪个发电厂愿意赔本发电呢?
现在,机会来了,5月12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政府令:批准了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并下令向国家杜马提交相应法案。
项目满负荷运转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的管道天然气每年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年输气量达到480亿立方米。
等“西伯利亚力量2号”建成,每年还能再往东北运输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能源成本的下降会有利于东北工业成本的下降,进而提高东北地区工业的竞争力。
还记得当年贵州,一无资源,二无平原,就是靠着全国最便宜的电价,就吸引了无数企业去贵州发展。
企业老板们不傻,如果东北能靠充足的天然气,把电价拉低到其他省份的三分之二,无论是投资加工厂,还是投资天然气石化工厂,都能产出巨额利润,那谁还会去管“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段子?
不仅有全国体系最完整的石化基地,而且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每年都培养无数石化人才。
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的石化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只不过大庆油田趋于枯竭后,才慢慢衰落。
石化领域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我们的衣、食、住、行不能离开石化产业和石化产品。
用来开车的汽油和柴油就不说了,搞纺织业,需要石化企业产出的化学纤维;
搞玩具、家电、数码产品乃至家具产业,需要石化提供的各种塑料(PX、PE等等);
所以,以石化产品衍生出的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链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与民用材料的生产领域,是一切制造业生产的基础之一。
明白了这个逻辑,我们再看国家产业布局,就会发现,中国每一个制造中心,都会有一个或者数个超大型的石化基地。
可东北自己的油和天然气成本那么高,搞出来的石化产品,又怎么去跟南方依靠海运石油而来的石化产品竞争呢?
中俄长协价的石油天然气价格,相对南方那些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石化基地具有稳定、廉价的优势,也会是下一步东北地区发展的重点。
黑龙江提出“围绕石化原料多元化,统筹利用好大庆资源和俄罗斯远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多层次增供”;
辽宁提出“推进减油增化,增强烯烃、芳烃及其衍生产品的供给能力(说白了就是减少油料提炼,多利用天然气搞化工品提炼)”。
东北地区的石化能力本来就不差,如果得到廉价石油和天然气,那简直是要如虎添翼的节奏。
今年以来,沙特先是收购民营炼化龙头荣盛石化的股份,以36亿美元入股10%,溢价88%。
然后又与另外两家中国企业在辽宁省盘锦市设立的合资公司,将耗资122亿美元在中国东北建设日产30万桶的大型炼油化工联合装置。
东北的石化产业重新崛起后,其石化产品必然以廉价和海量供应量撬动整个中国石化产业格局。
无论是吸引投资到东北建设加工厂,还是利用俄罗斯的海参崴作为出海口,直接把石化产品出海运到南方,都很具有竞争力。
石化产业兴盛后,东北的机械行业、电气设备也会享受到扩张红利,这样一来,整个东北的重工产业不就都盘活了?
第三是俄罗斯是一个几乎空白的大市场,东北在与俄罗斯的转口贸易方面占据优势。
但这个市场,东北吃到的其实有限,东北重工业发达,轻工业不足,跟俄罗斯产业体系有一定的同质化,没有太强的互补性贸易价值。
俄罗斯总人口并不多,只有1.5亿人左右,但是,别忘了,俄罗斯对其前加盟共和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直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卖到中亚、东欧以及高加索地区,这可比中国自己辛辛苦苦开拓市场要轻松多了。
我们都知道,当前美欧不断嚷嚷脱钩,西方经济衰退导致需求大减,中国原有的外贸模式无以为继,也一定要进行调整,开拓新市场至关重要。
但中国实在太大了,一些商品从南方运到东北,运费都要一大笔,这也会吸引很多企业干脆在东北设立加工厂。
利用东北本地低廉的电价、低廉的化工原材料成本,以及距离口岸近的优势,全力发展出口型制造业。
如果下一步北极航线开通,中国商品不用再走西伯利亚大铁路,而是直接通过北极航线海运到俄罗斯西部。
在中国西方关系交恶、中国外贸遇到困难、中国能源进口遭遇风险的关键时刻,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利用好了,甚至将直接改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联系我们:txm176(值班微信)广告及商务合作:电话投稿及采访约谈:邮箱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个人独创的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注明文章来自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医生维权受阻,给李文亮留言:最近被派出所传唤两次,有人威胁我进笼子坐老虎凳
太蹊跷!上海小区一报废车长期占据车位,车主按时、足额交停车费,投资已过万,物业很无奈…
联想 ThinkBook TGX 显卡拓展坞极客版上架:1499 元,首发价更低
8999元起 微星推出宙斯盾GX海景房主机:顶配i9+RTX4090D
Linux 补丁表明 AMD 将推更多 Zen 5 Strix Point CPU